房天下>南宁二手房>南宁教育房>南宁市锦华小学

南宁市锦华小学 [ 小学|普通|公立 别名:南铁一小]

  • 学校地址: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铁路北三区2号
  • 学校特色: 双语 小班教学 体育类 艺术类
  • 学校电话:0771-2221743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2017年南宁市西乡塘区小学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
(一)具有本市城区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
(二)父母在本市城区内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随父母在西乡塘区内居住且申请由政府安排入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上述招生对象须年满6周岁(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
二、入学办法
(一)南宁市城区户籍的适龄儿童
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户口所在地以家庭住址(房产登记地址,下同)为依据就近免试入学,适龄儿童本人户口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家庭住址不一致的,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家庭住址为依据就近入学。
1.户籍要求
适龄儿童本人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南宁市市区常住户口(武鸣区除外)。
2.有房家庭
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仅有一套独立产权房,按该套房产地址就近入学;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有多套独立产权房,按实际居住房产地址就近入学;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无独立产权房,只有共有产权房,可按照共有产权房地址就近入学,学校优先录取独立产权且房产与户口地址一致的生源。
3.无房家庭
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无房产(包括三代同堂家庭),可按家庭实际居住地(含长期租住)就近入学,学校优先录取其他独立产权生源。
4.报名材料
(1)户口簿(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与适龄少年不在同一户口簿的,则需提供双方户口簿及证明家庭成员关系的结婚证等证件);
(2)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房产登记证明材料[《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或购房合同及房产局备案证明(同时提供)3项材料之一]。
(3)无房户、三代同堂分别提供租房合同、祖辈房产证以及居委会居住证明。
审核原件,收复印件。
5.分配原则
按就近原则分配,如地段学校学位不足,调配到就近相邻学校。
(二)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1.基本条件
父母及儿童本人户籍在南宁市城区以外,父母双方或其它监护人在南宁市市区工作,家庭实际住址在西乡塘区辖区内,申请由政府安排入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市教育局规定武鸣区在过渡期内暂按县属管理。
2.基本材料
(1)户口簿(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与适龄少年不在同一户口簿的,则需提供双方户口簿及证明家庭成员关系的结婚证等证件);
(2)父母双方或其他监护人在西乡塘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
(3)合法住所证明
有房家庭:[《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或购房合同及房产局备案证明(同时提供)3项材料之一];
无房家庭:房屋租赁合同(附房东房产证明)以及居委会居住证明;
(4)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本市市区务工证明(国家规定的劳动合同、纳税证明、营业执照等3项材料中的任何一项)。
审核原件,收复印件。
3.优先入学条件
在符合入学基本条件情况下,原则上按以下顺序优先安排入学: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获城区级以上政府颁发的先进个人证件(按级别排序);
(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西乡塘辖区购买独立家庭房产并居住,提供《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购房合同及房产局备案证明(同时提供)3项材料之一,按购买、办证、交房时间先后排序;
(3)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西乡塘辖区内经商或工作时间越长越优先,以工作一年以上为优先基础,提供工商营业执照或交纳社保凭证(父母双方工作年限累加);
(4)独生子女证、农村双女结扎户(按办证时间先后排序);
(5)在辖区内居住时间长优先,以居住半年以上为优先基础,提供《广西壮族自治区流动人口居住证》记录,由西乡塘区相应的派出所出具证明为准。
4. 分配原则
根据辖区内公办学校生源学位情况,按相对就近原则安排到相对就近的学校就读,公办学校学位不足则安排到民办学校就读,由政府购买学位。按优先条件进行排序,由近到远、由公办到民办进行分配。
由城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后与学校内本市户籍学生混合编班,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有正式学籍,同样参与各种活动和评优评先,完成学业后,发给义务教育证书。
三、签订诚信承诺书
家长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提交的材料真实有效。
四、报名时间、地点
2017年7月8日、7月9日(星期六、星期日)两天,每天上午8:30至11:30,下午15:00至17:30,在家庭居住地所属地段公办学校报名。
五、发放入学通知书时间
1.2017年7月16日(星期日)上午9时,各小学将核准后的南宁市城区户籍新生名单张榜公布,并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2. 7月23日(星期日)上午9时公布,各小学将核准后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名单张榜公布,并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六、转学
按南宁市教育局转学有关规定,需要转学的学生,原则由家长自行联系学校,联系转学所需材料与新生报名所需材料一致,并附上学生学籍卡。拟转入学校班级小学不满45人、初中不满50人;如拟转入学校班级小学超过45人、初中超过50人,请家长联系其他学校就读。学校接待时间:本学期期末(2017年7月3日—7月14日)和下学期开学前一周(2017年8月24日—31日)。
联系电话:0771-2802396

2017年南宁市西乡塘区小学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
(一)具有本市城区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
(二)父母在本市城区内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随父母在西乡塘区内居住且申请由政府安排入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上述招生对象须年满6周岁(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
二、入学办法
(一)南宁市城区户籍的适龄儿童
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户口所在地以家庭住址(房产登记地址,下同)为依据就近免试入学,适龄儿童本人户口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家庭住址不一致的,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家庭住址为依据就近入学。
1.户籍要求
适龄儿童本人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南宁市市区常住户口(武鸣区除外)。
2.有房家庭
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仅有一套独立产权房,按该套房产地址就近入学;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有多套独立产权房,按实际居住房产地址就近入学;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无独立产权房,只有共有产权房,可按照共有产权房地址就近入学,学校优先录取独立产权且房产与户口地址一致的生源。
3.无房家庭
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无房产(包括三代同堂家庭),可按家庭实际居住地(含长期租住)就近入学,学校优先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学校创办于一九五一年,原南铁一小,属原柳局管辖的一所企业小学,是铁路基础教育长期打造的一所品牌学校。在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进程中,2004年8月移交南宁市原城北区政府管理,学校更名为南宁市锦华小学。 现有教学班32个,学生1700多名。校园面积19800m2,生均占地面积12.78 m2,校舍面积8577.6m2,生均校舍面积5.53m2。有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200m塑胶跑道田径场、乒乓球场、体操运动器材、多功能体育健身活动场地等体育运动设施。学校建有38间标准教室和多媒体投影(3个)、计算机(3个)、科学课实验、音乐舞蹈8个功能教室,有行政、教师办公室27间,设有心理咨询室、少先队活动室、科技活动室(机器人)、卫生室、仪器室、信息室(电子备课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室8个专用教室。学校教学加办公使用电脑110台,藏书22071册。建立了音频加视频校园广播电视系统,建立并开通了校园网站和校园区域办公网络系统,开通了行政与教学管理校校通网络系统。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各项教学设施条件逐步趋于完善,已能满足“九义”教育课程开设的需要,已经具备在小学基础学科开展优质教育的办学条件和能力。

学校创办于一九五一年,原南铁一小,属原柳局管辖的一所企业小学,是铁路基础教育长期打造的一所品牌学校。在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进程中,2004年8月移交南宁市原城北区政府管理,学校更名为南宁市锦华小学。 现有教学班32个,学生1700多名。校园面积19800m2,生均占地面积12.78 m2,校舍面积8577.6m2,生均校舍面积5.53m2。有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200m塑胶跑道田径场、乒乓球场、体操运动器材、多功能体育健身活动场地等体育运动设施。学校建有38间标准教室和多媒体投影(3个)、计算机(3个)、科学课实验、音乐舞蹈8个功能教室,有行政、教师办公室27间,设有心理咨询室、少先队活动室、科技活动室(机器人)、卫生室、仪器室、信息室(电子备课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室8个专用教室。学校教学加办公使用电脑110台,藏书22071册。建立了音频加视频校园广播电视系统,建立并开通了校园网站和校园区域办公网络系统,开通了行政与教学管理校校通网络系统。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各项教学设施条件逐步趋于完善,已能满足“九义”教育课程开设的需要,已经具备在小学基础学科开展优质教

[显示全部]
招生范围

2017年招生范围:南铁北二区(除6栋和7栋、紫荆苑61-77栋外)、南铁北三区 衡阳西路26号 西乡塘区刑侦二大队 衡阳西路38号 南宁市通用机械厂宿舍 衡阳西路38-1号 广西石油化学工业供销总公司南宁分公司 衡阳西路38-2号 区安监局衡阳小区、右江矿务局 衡阳西路40号 壮宁物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衡阳西路42号 迷你新景小区 沈阳路1号,3号 铁路宿舍小区 沈阳路48号 桂馨源花园小区 永和路2号 永华苑小区 明秀西路89号 区化轻公司宿舍区 明秀西路100-3号 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秀灵路西一里7号 明秀西园小区

入学条件

一、招生对象 (一)具有本市城区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 (二)父母在本市城区内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随父母在西乡塘区内居住且申请由政府安排入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上述招生对象须年满6周岁(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 二、入学办法 (一)南宁市城区户籍的适龄儿童 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户口所在地以家庭住址(房产登记地址,下同)为依据就近免试入学,适龄儿童本人户口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家庭住址不一致的,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家庭住址为依据就近入学。 1.户籍要求 适龄儿童本人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南宁市市区常住户口(武鸣区除外)。 2.有房家庭 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仅有一套独立产权房,按该套房产地址就近入学;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有多套独立产权房,按实际居住房产地址就近入学;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无独立产权房,只有共有产权房,可按照共有产权房地址就近入学,学校优先录取独立产权且房产与户口地址一致的生源。 3.无房家庭 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无房产(包括三代同堂家庭),可按家庭实际居住地(含长期租住)就近入学,学校优先录取其他独立产权生源。 4.报名材料 (1)户口簿(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与适龄少年不在同一户口簿的,则需提供双方户口簿及证明家庭成员关系的结婚证等证件); (2)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房产登记证明材料[《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或购房合同及房产局备案证明(同时提供)3项材料之一]。 (3)无房户、三代同堂分别提供租房合同、祖辈房产证以及居委会居住证明。 审核原件,收复印件。 5.分配原则 按就近原则分配,如地段学校学位不足,调配到就近相邻学校。 (二)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1.基本条件 父母及儿童本人户籍在南宁市城区以外,父母双方或其它监护人在南宁市市区工作,家庭实际住址在西乡塘区辖区内,申请由政府安排入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市教育局规定武鸣区在过渡期内暂按县属管理。 2.基本材料 (1)户口簿(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与适龄少年不在同一户口簿的,则需提供双方户口簿及证明家庭成员关系的结婚证等证件); (2)父母双方或其他监护人在西乡塘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 (3)合法住所证明 有房家庭:[《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或购房合同及房产局备案证明(同时提供)3项材料之一]; 无房家庭:房屋租赁合同(附房东房产证明)以及居委会居住证明; (4)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本市市区务工证明(国家规定的劳动合同、纳税证明、营业执照等3项材料中的任何一项)。 审核原件,收复印件。 3.优先入学条件 在符合入学基本条件情况下,原则上按以下顺序优先安排入学: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获城区级以上政府颁发的先进个人证件(按级别排序); (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西乡塘辖区购买独立家庭房产并居住,提供《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购房合同及房产局备案证明(同时提供)3项材料之一,按购买、办证、交房时间先后排序; (3)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西乡塘辖区内经商或工作时间越长越优先,以工作一年以上为优先基础,提供工商营业执照或交纳社保凭证(父母双方工作年限累加); (4)独生子女证、农村双女结扎户(按办证时间先后排序); (5)在辖区内居住时间长优先,以居住半年以上为优先基础,提供《广西壮族自治区流动人口居住证》记录,由西乡塘区相应的派出所出具证明为准。 4. 分配原则 根据辖区内公办学校生源学位情况,按相对就近原则安排到相对就近的学校就读,公办学校学位不足则安排到民办学校就读,由政府购买学位。按优先条件进行排序,由近到远、由公办到民办进行分配。 由城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后与学校内本市户籍学生混合编班,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有正式学籍,同样参与各种活动和评优评先,完成学业后,发给义务教育证书。 三、签订诚信承诺书 家长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提交的材料真实有效。

一、招生对象 (一)具有本市城区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 (二)父母在本市城区内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随父母在西乡塘区内居住且申请由政府安排入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上述招生对象须年满6周岁(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 二、入学办法 (一)南宁市城区户籍的适龄儿童 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户口所在地以家庭住址(房产登记地址,下同)为依据就近免试入学,适龄儿童本人户口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家庭住址不一致的,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家庭住址为依据就近入学。 1.户籍要求 适龄儿童本人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南宁市市区常住户口(武鸣区除外)。 2.有房家庭 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仅有一套独立产权房,按该套房产地址就近入学;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有多套独立产权房,按实际居住房产地址就近入学;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无独立产权房,只有共有产权房,可按照共有产权房地址就近入学,学校优先录取独立产权且房产与户口地址一致的生源。 3.无房家庭 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无房产(包括三代同堂家庭),可按家庭实际居住地(含长期租住)就近入学,学校优先录取其他独立产权生源。 4.报名材料 (

[显示全部]
学校特色描述

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该校始终坚持教育工作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合格加特长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在开展德育教育常规管理时,我们坚持:"巩固'三风'建设成果,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注意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完善班级量化管理评比考核体系,发挥社区、家委会的抓手作用,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同时我们开创了信息技术、英汉双语、艺体教育办学特色。让有特长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彰显特长。我们坚持引领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强化"科研促成长"意识,倡导一线教师人人手中有课题,个个年年有成果。通过总结表彰先进,制定奖励制度,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促进了教师的成长,逐步引导广大教师从昔日教书匠向今天学者型的结构转变。

免责声明:入学情况仅凭历史经验总结,在此不承诺升学事宜。购买房屋时,请谨慎核查。